清华大学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历经10年攻关研制成功系列化脑起搏器,2013年获得产品注册证,打破了进口产品的独家垄断。截至2014年3月底,清华脑起搏器已完成近600例次植入量。
在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即将到来之际,“第三届清华脑起搏器论坛——帕金森病日关爱活动”大型公益活动6日在清华大学举行。活动邀请已植入清华脑起搏器的10余名帕金森病患者来到现场,他们集体进行了合唱表演。
清华大学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李路明教授介绍说,据统计,中国帕金森病患者达到250万。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是20世纪末期脑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,它将电极植入大脑的特定部位,通过慢性电刺激达到治疗效果,是目前外科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疗法,全世界已有超过10万名患者植入了脑起搏器。
据介绍,作为有源植入类高端医疗器械,脑起搏器具有很高的技术和工程开发难度。清华大学集合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,将载人航天高科技应用于脑起搏器的研发。截至2014年3月底,清华脑起搏器已经完成近600例次的植入量,患者来自全国27个省份和新加坡。
据悉,可充电版本的清华脑起搏器于2013年完成53例临床试验的1年随访,并提交注册申请,预计将于今年获得产品注册证上市销售。可充电脑起搏器具有寿命长(10年)、年均治疗费用低的优点,相较于不可充电脑起搏器3至5年就需重新换一次脉冲发生器,也减少了频繁手术造成的风险。